在制造业和品牌运作领域,OEM、ODM和OBM这几个词经常出现,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生产阶段和方式,虽然这三者乍一看很像,但实际上含义差别巨大。OEM、ODM、OBM 三种模式各自有着明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。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三种模式:
OEM模式
OEM直译叫“原始设备制造商”俗称“贴牌生产”或“代工。指一家企业有设计,但是没有自己的工厂,所以找另一家厂商,帮它生产产品或配件。简单来说,就是 “代加工”,制造方只参与生产环节,不涉及设计和品牌。
核心特点
举个例子

这种模式下,A企业可以借助B企业的品牌效应,增加生产量,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,同时引入品牌的工艺设计流程,进而提高自身的生产制造管理水平。
ODM模式
ODM俗称“贴牌ODM直译叫“原始设计制造”,简单来说,就是 “设计 + 代加工”,制造方参与设计,品牌方可选方案或定制。
核心特点
设计权归属制造方拥有基础设计方案,品牌方可提出修改需求(如调整外观、功能)。
生产角色
制造方兼具设计和生产能力,利润来自设计费 + 加工费,高于 OEM。
品牌归属
产品仍贴品牌方商标,但制造方可将同款设计卖给其他品牌(除非签订**协议)。
举个例子

这种模式下,ODM厂商的利润比OEM高,比OBM略低,风险较小,自主权较高。
OBM模式
OBM直译叫“原始品牌制造商”,也就是“自创品牌可以说是ODM的进一步发展,当ODM厂商不甘于代工,准备发展自有品牌时,就成了OBM。简单来说,就是 “自有品牌运营”,企业同时承担设计、生产、品牌三大角色。
核心特点
全链条掌控
自主设计、生产,并负责品牌定位、营销、渠道建设等。
核心竞争力
依赖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,利润空间*高(涵盖设计、生产、品牌溢价)。
风险与回报
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,但长期可积累品牌价值。
这种模式下,OBM需要兼顾产品的设计研发、生产和营销,相比于ODM/OEM企业可以获取产业链内全部环节的附加值,但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。
小结
三者的进阶关系通常是:OEM/ODM(代加工 / 设计)→ OBM(自有品牌),许多企业会从代工起步,积累实力后转型做自有品牌。